中国科幻在新世纪不仅持续发展、获得现象级的热度,还成功走出海外,塑造了不同于以往的中国文化形象。例如基于刘慈欣作品改编的《流浪地球》电影,以及长篇小说《三体》的海外译介与出版,都向海外世界展现充满未来科技感、讲述现代价值观的“新中国”面貌和潮流文化。
马来西亚作为海外华人聚集较多的国家之一,中国语言和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和延续。中国科幻作品的传播在这片土地上并不是闻所未闻的。中国现代文艺运动,尤其是“五四”文人群体对马来西亚华人文学(以下简称“马华文学”)的影响非常深刻,其中老舍作品在当地一直有广泛的传播,为东南亚“五四”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事实上,从老舍的科幻讽喻小说《猫城记》、倪匡的科幻推理“卫斯理系列”,到如今刘慈欣的《三体》在全球科幻界的流行,不同时代的中国科幻小说都获得了马来西亚读者的喜爱。让人感到疑惑的是比起表面上的传播热度,中国科幻小说在该地的传播现象并没有受到当地学界的关注。
首先固然是在整体环境当中,科幻小说没有被主流文学界所重视,但这并不是主要的原因。因为同样属于类型文学的武侠小说在马来西亚不仅拥有大量读者,还长期吸引着学界的目光。武侠小说当中蕴含的中华侠义精神成为中国文化在海外传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港台流行文化风靡东南亚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倪匡的“卫斯理系列”小说与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同为租书店、杂志报亭、书局的热门商品。除了在报纸副刊上长期连载,相关的影视剧改编作品一经推出,便是收视率的保证,漫画也是人人争阅。相较于马华文学研究中学界对中国武侠小说的长久关注和研究热情,科幻作为与武侠并驾齐驱的文学类型却遭到冷落。这个现象需要进一步地调查追问,不能以类型文学不受主流文学界重视而一言概之。笔者认为,马华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联系紧密,许多文学观念也受到中国的影响。然而科幻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都以儿童文学的定位存在,科幻属于儿童读物的偏见也同样反映在马华文学当中。作为汉字文化圈的发源地和风向标,中国国内的研究界在新世纪以来才正视科幻书写的重要性,成人科幻的地位和发展得以向主流文学靠拢。中国科幻发生的文学流变随着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辐射到周边文化区域,并经过时间发酵才能发生足以被观察到的影响。其次,马华文学处于汉字文化圈的边沿位置,根植在文化多元的赤道半岛国家,文化的驳杂和交流互动使本土性特色渐渐取代以往对中国文学的依赖,导致文学影响的发生不再理所当然。马华文学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有意识地发展出自主性、注重叙事内容的在地性、书写赤道半岛的生活经验等特点,不再直接跟随中国文学的模样,这样的情况造成中国当代科幻小说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和力量才能将影响传达到位。最后,马来西亚是多语言多文化并存的国家,以中文为母语的华人社群尚且对中国科幻了解有限,更罔论以其他语言为母语的马来人、印度人以及当地土著人群会去关注这个方面的资讯。因此,中国科幻小说在马来西亚的传播并没有像西方国家一样热烈,也不像在日本和韩国那样能够及时察觉中国文学的流变,实际情况要求中国科幻准备更为多样的传播方式,思考更具有主动性的“出海”模式,才能做到具有文化输出价值的传播效果。
2020 年 4 月马来西亚《星洲日报》与大众书局合作举办的“全民阅读 20·20 最推荐中文书”活动公布的选书名单(当中并没有中国科幻作品)
幸而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在新媒体时代的增强,大力推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乘着这股“出海”风浪,中国科幻小说通过网络文学输出和作品自身的强大实力受到海外读者的认可和赏识。虽然很多时候没有进入当地主流文学的视野,但是民间对中国科幻小说的关注有大量痕迹可循。
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致力于对中国文学在海外的发展情况进行跟踪调研,展示中国文学海外发展的成绩,总结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近年来中国科幻小说陆续得到译介输出海外后,除了个别作品如刘慈欣的《三体》和郝景芳的《北京折叠》接连摘下重要国际科幻大奖引起世界瞩目,其他优秀译介作品也受到海外读者认可。中国科幻小说的“出海”为传播当代中国形象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海外华人众多的马来西亚。中国科幻小说成为华人群体重新与当代中国接轨的途径之一,中国科幻小说“出海”因此展现了现代中国的积极形象。这种文学传播所获得的反响是双向流动的,尤其是马华文学经过多年发展,已经逐渐走出自己的道路,在地性经验的书写导致马华文学与中国的联系日益微弱。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马华文坛发生了一场涉及马华文学中国性问题的争论,新一代马华学者认为过度依赖中国文学会阻碍本地文学的主体性发生,提出应该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书写华人的在地性经验。这场论争逆向凸显了中国文学对马华文学一直以来的影响,同时也警醒着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事业不应该忽略对海外华人群体的关照。“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传播不是单向的输入,而是互为主体的互动交流。”从那时候开始,马华文学的本土性、独特性和主体性得到重视,对中国文学的依赖有所下降,开始有了选择接受的意识。“卫斯理系列”小说因为港台流行文化所以在马来西亚热烈传播,同期的大陆科幻作品却不见踪迹是对此最好的说明。这对中国当代文学也有所启示,面向海外华人群体需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向海外华人介绍中国当代文学的新发展。
《天狼星科幻诗选》,马华文学第一部科幻诗选,由天狼星诗社领导人温任平编辑,收入诗社成员 20 家诗人共142 首科幻诗,受人瞩目。
2017 年 11 月《星洲日报》(副刊)刊登“科幻文学专题”
如今网络的流通对文学传播有利有弊,一方面,文学翻译以及传播变得简易快速,另一方面,网络资讯的繁杂也增加了中国文学向外传播有益信息的难度,海外华人不一定能够正确地从大量资讯中获得中国当代文学的新进展。以《流浪地球》电影在马来西亚传播的受阻为例,因为影片的中国色彩导致当地影院做出了不符合华社民众意愿的判断,所以不予上映。实际上该影片传达的家园情结是有别于传统好莱坞科幻片的出彩之处,而影片质感也不同于以往中国影视粗制滥造的“三毛钱特效”,种种因素导致马来西亚观众无缘观赏这一部成功的科幻电影。此外,通过比较倪匡的科幻推理著作“卫斯理系列”小说以及刘慈欣著作在马来西亚的传播数据,英译本的《三体》比起中文原版更为市场所知。这说明中国大陆科幻作品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不仅有信息的缺失和误解,甚至在书籍市场上还有语言不平衡的现象。这些传播迟缓的现象还受到马来西亚本土科幻沉寂的影响。马华文学依赖中国文学生存的年代,中国科幻被定义为儿童科普文学,相应地造成科幻题材也不受马华文坛重视的情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马华文学受港台文化影响强烈,忽略了大陆科幻发展的黄金时期。直到当代中国科幻在西方得到译介、获奖,海外掀起“三体热”,中国科幻作品才走进了马华文学的视野,带动了马华文坛对科幻题材的重新审视。马来语文学方面,科幻题材一贯处于边缘位置。根据Youtube视频网站上马来人博主兼科幻小说家“Mr. So”针对“为何科幻小说无法获得马来西亚读者青睐?”(Genre Fiksyen-Sains Tidak Mendapat Perhatian Pembaca di Malaysia?)的视频,他指出三点原因:一是科幻小说的虚构性不被马来语主流文学接受;二是成人科幻作品的缺乏导致马来人民普遍有将科幻等同于儿童读物的偏见;三是没有合适的阅读资源(没有翻译成马来语的中国科幻小说)。另外,马来西亚本土科幻的沉寂也是书店与图书馆无法正确对科幻作品进行书目分类的主要原因。
Youtube上的用户以马来语推荐《流浪地球》电影
总而言之,中国科幻小说在马来西亚的传播有良好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作为基础,华人读者众多使得中文原版书籍可以直接进入市场,多元社会让英语译本拥有大量的目标读者,科幻衍生的文化工业产品也获得认可和期待。未来通过多种语言的译介,以及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工作的进一步推动,中国科幻小说必定可以在马来西亚获得广泛传播,带动当地科幻的发生,达到文化交流和影响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贾颖妮.从马华文学论争看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J].东南学术,2019(6):198-206.
作者简介
洪以欢,马来西亚来华留学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主要关注中国科幻小说“出海”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