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写书最大的忌讳就是急于求成,急则生败。尤其撰写科普读物更不要操之过急,要十分慎重。这类读物可能会涉及很多科学知识和科学逻辑,科普书籍的作者肩负着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思想的重任,如果由于作者一时的疏忽可能会向读者传输错误的科学信息,给读者甚至给社会造成不可弥补的影响。(编者语:科学性是科普工作的立命之本,科普图书创作必须要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对于求知若渴的青少年来说,一本错误百出的科普图书,将为他们带来难以估量的危害。)在著作中引用科学知识的时候,不要盲目信任某个网站中的信息,要采取多方求证反复比对的方式,哪怕一个极小的知识点或是一个名词也要认真核对,在确保科学知识无误的前提下才能确稿。我在撰写《发明不是梦》这本书时就曾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在书中涉及一个名词“直升飞机,”我很小的时候就从书中接受了这个名词,在我的脑海里深深地打下了这个烙印,几十年来没有变过,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个名词是错误的,而且还被引用到书稿中。当我把书稿拿给我国的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张开逊先生指导时,老先生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错误,这种飞行器应该称之为“直升机”,而不是“直升飞机”,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有可能导致错误的科学定义,在科普读物中一定要杜绝科学常识错误,否则将会误导人的一生甚至几代人。
《发明不是梦》这本书既是科普读物,又是一本具有实用性的工具书,对于发明创造零基础的青少年而言,可以起到开蒙与指导作用。通过阅读此书,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发明创造,发明创造需要掌握哪些技巧,如何让自己的发明梦想成为现实。因此,这本书具有科学普及与指导实践的双重功能,若将二者不留痕迹地融会贯通并让读者产生兴趣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是写作中最难把握的。从内容来看,这本书讲的是发明创造,究其核心,讲的其实就是两个字——创新。这也就意味着,这本书的核心内容与写作手法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内外兼修、相辅相成,用恰当的写作方式剖析发明创造,用新颖的逻辑解读创新思路,给读者一种不落俗套甚至犹如“开天窗”般的感觉,这样的书才具有收藏价值。(编者语:科普图书创作应当尽可能打开思路,充分考虑读者对象,注重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融合新媒体时代的表现形式,创作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构思新颖、活泼生动的科普作品。)
发明创造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综合学科,涵盖数、理、化及图纸设计等十几个学科,涉及几十种发明技法,光是名词术语就多达几百条之多。尤其是必不可少的讲授内容还包括发明创造的三种能力训练,四项评选标准等多种技术要求。如果按照常规进行系统地讲授发明创造理论,别说学生们会感到深奥难懂,一脸的茫然,就算成年人也会觉得枯燥乏味,缺少吸引力。如何打破这个瓶颈,让中小学生都能够看懂、学会并对发明创造产生兴趣呢?
按照常规,要想系统的学习发明创造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和理解能力作为基础,而中小学生的知识有限,况且从小学生到离中生的年龄跨度很大,知识层面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要想让孩子们都能理解并消化发明创造所涉及的知识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讲得太深了,低年级的孩子不能理解写得太浅了,高年级的孩子看了乏味,只靠一本书很难顾全小学、初中、高中的不同学段,更别说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围绕这个无法回避的现实,经过反复思考和大量的课堂实践,我尝试了多种方式的授课模式,听取了各个学段多达几千名学生反馈上来的不同信息,最终我选择了大家都能接受的一种写作方式:讲故事!(编者语: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创作,是最贴近读者心理的方法。读者会跟随情节的展开,将作品依次读完,作品中蕴含的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等也在无形中走进读者的心里。)通过妙趣横生的发明故事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把枯燥的过程趣味化,让孩子们在故事中了解发明,学会发明。
万事开头难,写书也是如此。如果一本书的开篇就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让他们一直跟着作者的思路饶有兴趣地读下去,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围绕科普读物的属性和面对小读者的年龄特点以及孩子们的关注点,我在书的开篇讲述了一个关于猴子模仿人类活动的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诙谐幽默的语言表达,展现了一幅猴子通过模仿人类的行为,最终也能够完成发明创造的美丽画卷,一下子就把孩子们拉进书中。当他们看完这个故事后,几乎所有孩子都会意识到,连猴子都能模仿人类搞出发明来,我当然也行。正是在这种好奇心理的驱使下,孩子们非常渴望知道下一个故事讲的是什么,又会发生怎样的事情,这样会让他们迫不及待的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地看下去。我正是把握了孩子们的这种心理,把一个个发明想法、发明思路、发明过程和发明成果通过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个个小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让他们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发明知识,了解了发明规律,掌握了发明技巧,循序渐进地学会了发明创造。
学习发明创造仅凭掌握了理论和技法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需要动手实践,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发明设想是否成立。为此,我在一些发明创造的故事后面留下一些思考,鼓励孩子们根据故事内容,尝试一下看看是否能够制作出同样的发明作品。当孩子们在家长或是老师的帮助下,真的仿制完成一件小发明时,他们那种兴奋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这种成功的喜悦会让他们坚信自己的创造能力,必然会积极主动地瞄准下一个发明目标。
发明创造绝不等同于简单的模仿。完全模仿不是发明,充其量只能定义为“小制作”。只有区别于他人的作品,目前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出现过的才能称之为“发明”。创造学的原理告诉我们,模仿别人的发明是初学者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学习借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逐渐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对发明创造的真谛会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在模仿别人的发明过程中,只要认真观察就会发现任何一项发明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或是那样的不足甚至缺陷,只要改进这些问题就是一项新的发明,这就是在发明创造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技法“改进型发明法”。书中的每个故事都蕴含着不同的发明技法,只要通读这些故事并认真体会就能学到各种发明技巧,按照故事中的发明过程加以动手实践,就会逐渐熟练地掌握发明创造的规律和各种技能,让发明梦想通过自己的双手变成现实。在撰写这本书时充分考虑到了孩子们对于各种发明技法的接受程度,尽量把专业术语转换成容易理解的语言进行描述,把复杂的案例简化到他们可以想象到的地步,让他们在学习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始终看到希望,只有看到希望的事情人们才会产生兴趣,才愿意去努力追求。(编者语:科普创作不同于科研,不必大量涉及专业术语、符号、数据及试验细节,科普作家应懂得“化繁为简”,用读者能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创作,以此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我在写《发明不是梦》这本书时,始终把握着“兴趣”这条总体原则,心中念念不忘的是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孩子们的心态去思考问题,用老师的阅历来书写文章,和他们心贴心写出来的书才能让孩子们产生兴趣。我非常赞同这句话:兴趣是获取知识的桥梁,知识就在桥的另一端,从孩子们自愿踏上这座桥的那一刻,已经注定,知识即将被他们揽入胸怀!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在著书立说以及发明创造方面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知识和骄人的成就,只因自己对发明创造的热衷,心甘情愿在青少年科技教育这方沃土上静静地耕耘了几十年,尽最大所能指导学生获得了数以千计的省市级和全国创新奖及国家专利,虽无轰轰烈烈,倒也问心无愧。自知已过天命之年,不再争强,怎料想那一年被评为“全国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这个荣誉称号的获得犹如给我注射了一针“兴奋剂,”莹莹之火再被点燃。也罢,再拼一次,把积累多年的发明感悟和教学经验梳理一下,写一本书吧,让更多喜欢发明创造的孩子们少走些弯路,也算是对自己、对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一个圆满的交代。【文章选自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编的《科普创作与编辑——第三届获奖作品佳作评介》(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主编:张志敏、陈玲)】
编者:邹贞
作者简介
卢大明:天津市蓟州区燕山中学教师,中国发明协会会员、天津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