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 首页 > 作品评介
作品评介    
化学类科学小品鉴赏(1980年至今)(四)
新闻来源: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胡俊平     发表时间:2022-11-09     阅读次数:    


2004年第9期《科学24小时》上发表《能自愈的塑料》一文。开篇,作者描述了一个非常令人惊讶的现象:全新塑料材料不仅可自我修复自己的创伤,还会像生物般释放出“排泄物”。对于塑料是如何自我修复的原理和过程,作者是依据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所专攻材料物理化学研究的武田邦彦教授的发现。在叙述之前,作者把构成塑料的结构单元“高分子”形象化:由许多碳、氢、氧原子结合成绳状。通过这样形象地描述,其后的化学过程便于理解。作者还根据塑料自我修复中使用到的物质功能,赋予了它们特殊的名字:紧急处理塑料伤口的“贴布”——氢以及治疗伤口的“修补剂”——铜。而所谓的塑料的“排泄物”就是反应中产生的氧离子与氢离子结合生成的水。

2005年第12期《科学24小时》上,周敬国发表了《不锈钢是怎样被发现的》。这篇科学小品生动地描述了英国的冶炼专家亨利·布列尔发现不锈钢的曲折过程。读者们从中得到了启发,“科学探索是充满艰辛而又乏味的工作,同时也充满了趣味性和偶然性”。为了进一步说明布列尔科学精神的可贵,作者还透露出“布列尔并不是不锈钢的第一个发现者”的事实。那么,为什么布列尔能获得发现不锈钢的荣誉桂冠呢?原来,先前的发现者不是“轻率地将它扔掉”,就是“对观察发现的奇异现象没有问一个为什么”,因而与发现不锈钢的荣誉和巨大的经济效益擦肩而过。读罢这些,读者对于科学探索的过程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也会对科学研究者获得“成功”的因素有了更多了解。

2006年第6期《科学24小时》上,阿龙发表《有“头脑”的节能玻璃》。“会调温”“爱干净”“不沾水”“会调光”,这就是节能玻璃“有头脑”的表现。这些神奇的功能当然是通过在玻璃上添加特殊的化学物质而实现。比如,调节温度的关键在于控制红外线的多少,涂抹的二氧化钒和钨的混合物薄层就可以对红外线进行吸收或是反射,从而控制温度。而自清洁的玻璃是在表面在阳光作用下产生了强氧化能力的电子空穴对,在空气中的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与附着在表面的有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这样就起到了清洁作用。“不沾水”的玻璃是利用了荷叶效应,薄薄的纳米材料就可以实现。“会调光”的智能是通过液晶材料实现的。这些调控都是化合物自身就可以做,并不需要得到人的指示,这种“智能”的玻璃,难道不就是有“头脑”的玻璃吗?

2010年第7—8期《科学24小时》上,郦伟章发表了《雪花膏变身》。这篇短文主要讲述了个人护理品成分随时代而产生的变化。雪花膏、蛤蜊油这些名词对于年轻一代来说显得非常久远,它们与现在年轻人用的护肤品到底有了哪些变化呢?带着这个疑问,便可以饶有兴趣地阅读下去。尽管文中出现了较多的化学物质的专业术语,但一般的读者完全可以避重就轻,了解一些大概便可而对于有一定专业基础的读者,就可以细细品读一番,这样在选择护肤品的时候便有了一些借鉴,更加了解某种化学物质对皮肤的作用。

2011年第7—8期《科学24小时》上,孟昭宁发表了《石油史话》。正如文章标题,这篇短文主要讲述的是中国古代对石油的发现和相关应用。文章开头用很简洁的文字告诉读者关于石油成因的两种观点:无机论和有机论。以中国古籍记载为据,作者明确地表明,“中国人发现和使用石油的时间为世界最早”。这些古籍当中,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算是最为卓越的一本,全面总结了我国劳动人民长期流传下来的石油化学知识,系统地叙述了石油开采工艺,是当时世界上仅有一部化工百科全书。看到这些,读者不禁感慨古代人们智慧之高超。

2011年第9期《科学24小时》上发表了王恩收的《金刚石的故事》。文章从印度寺庙的宝石失窃开始说起,故事情节起伏跌宕:“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谋略,还有伤口藏宝石的瞒天过海的招数。第二节向大众介绍了钻石的珍贵,大钻石都有其特殊的地点命名,评价钻石价格的四个标准,“加工”“颜色”“纯度”和“大小”。第三节算是钻石形成过程的介绍,天然地和人工合成的钻石都不易得到。19世纪初意大利的科学家们揭示了金刚石的主要成分。他们从惊讶于太阳下冒烟消失的钻石到设计燃烧实验,证实了碳是金刚石的成分。出色的硬度,让金刚石拥有了“硬度之王”的称谓。

2011年第11期《科学24小时》上发表了马梦营的《化学部落奇遇记》。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位中学生创作的作品,获得了2010年浙江省中学生科普征文大赛的奖励。从短文的标题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带有“童话”色彩的文章,虚拟了一个以化学为特征的社会部落,可以想象其中的化学物质都是有“生命”的。文章开篇,交代了时间,原来事情发生在“4012年”。长得奇怪的氧气分子首领、正在举行婚礼的NaOH和H2SO4。扭打中的Fe和CuSO4打架不犯法的条约,等等,这些情节和细节看起来非常奇怪,或与人类社会类似,但其中包含了教科书上的经典的化学反应,如酸碱反应、置换反应等。可以说,作者是对这些化学知识有了很好的掌握才能通过这种生动活泼方式游刃有余地表达。

2011年第12期《科学24小时》上,王震元发表了《元素周期律的沉浮》。这篇短文分为三节,每一节的题目与古代章回小说相类似。第一节冠名为“门捷列夫创新路,元素‘迷宫’显曙光”,其他两节分别是“自相矛盾难圆说,步入晚年陷迷误”“莫思莱疆场喋血,失诺奖英名永存”。这些特殊的题目,让叙述过程显得跌宕起伏,吸引读者继续阅读。在叙述门捷列夫创立元素周期表的过程中,作者着重向读者展示了“分析——综合”的方法,即门捷列夫怎样把各种元素性质与原子量之间地联系起来的过程。这是在科学小品中为数不多的向读者介绍科学方法的例子。更令人惊讶的是,按照门捷列夫推断出来的规律,竟然成功修正了之前测试有误的元素原子量,而且预言了还未被发现的元素,这不得不令人折服。难怪这篇短文的题记引用了恩格斯的高度评价“门捷列夫完成了科学上的一个勋业,这个勋业可以和勒维烈计算尚未知道的行星——海王星轨道的勋业居于同等地位……”短文的第二节中,作者客观地看待了门捷列夫的研究成果,既看到了他的巨大成功,同时也指出受当时认识所限而存在的一些不足。“进一步完善元素周期律的重任自然就历史性地落到了20世纪的科学家肩上”作为过渡,引出了第三节。英国青年物理学家莫斯莱对完善元素周期律做出重大贡献,他发现元素在周期表上的排列序号就是该元素的原子核所带的单位阳电荷数,在原子核外面显然有同等数目的电子。这样,门捷列夫当年遗留的问题就不难回答了。然而,就这样一位很有希望的科学巨星,27岁时命丧欧战,不能不让人叹惋。

2011年第12期《科学24小时》上,吴志荣发表了《化学知识在间谍战中的妙用》。这篇短文将化学的神奇与奥妙十分充分地展现。间谍战中的化学妙用体现在三个方面:密写、穿透和用毒。无论是有机溶液、化学药水还是放射性药水,它们应用在传递密书中都要有一个书写和显示的步骤。显示的步骤大多是利用了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变化。作者从古到今,从中国到世界,将一些有代表性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其中的巧妙令人折服。在作者笔下,“穿透”是更为隐蔽的情报传递。有谁想到,在煮熟的鸡蛋里,在没有磕破外壳的情况下竟然能写上字迹。这种情报传递的发明者是化学家,醋酸就是其中的秘密武器,先用醋酸在蛋壳上写字,等醋酸干了就把鸡蛋煮熟,字迹就转移到了蛋清上了。很多化学试剂都有毒性,间谍战中利用化学物质用毒是不足为奇的,其中的神奇在于用毒的方式。“电击发毒雾无声手枪”是利用了氢氰酸。“毒气伞枪”、带有毒针的宝石戒指都是间谍们杀人的武器。读者读起来兴趣盎然。

类似高士其的《衣料会议》,2012年《科学24小时》第6期上发表了《一次橡胶家族的夜谈会》。橡胶家族的七位“领头羊”——天然橡胶、丁苯橡胶、乙丙橡胶、丁基橡胶、顺丁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聚集在一起,以“座谈”的形式,侃侃而谈各自的“性格和特长”。作者笔下,各种橡胶有着不同的表情和情感,它们或是自信满满地娓娓道来,或是“大声嚷嚷”,还有“按捺不住”和“清清嗓子”的,自然还有低调谦虚的,把叙述的氛围营造得活跃生动。借助精炼的四五十字,各种橡胶把最突出的性能描述出来。座谈中,几位不速之客突然闯入,它们是特种橡胶家族的四位优秀代表氟橡胶、硅橡胶、丙烯酸酯橡胶和聚氨酯橡胶。就这样,短短的一篇文章生动地集中展现了11种橡胶的功能。

科学松鼠会中笔名为窗敲雨的作者在2012年创作了《在我绝望的时候,你给了我活着的勇气》。这篇博文不仅有一个典型文艺范标题,在介绍止痛药的化学结构和镇痛机制时,渗透着浓浓的人文关怀。在作者的心中,“止痛药在我心中的地位最高,他是纯白的天使,在人们挣扎在黑暗的泥沼中时带来希望的光芒,他站在我面前温柔而坚定地对我说:我可能帮不了你什么忙,但至少我可以给你活下去的勇气。”【文章选自《百年中国优秀科学小品赏析》(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主编:姚义贤、陈晓红、李正伟)】

 
上一篇:化学类科学小品鉴赏(1980年至今)(三)
下一篇:天文类科学小品赏析(1911—1949年)(一)

宁ICP备2021001770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1042号

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www.nxkpzx.cn)@202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172号  邮编: 750001 电话: 0951-6851830  Email: nxkpzx095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