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30年代,正是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秋。科学小品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大众化科学运动、文学运动的产物,在这个时代诞生了。与“五四”时期不同,科学小品不是停留在上层社会,而是注意普通民众的需求。当时中国的民众科学知识贫乏,又鲜有机会接受系统的科学教育,能够通过纸媒传播的科学小品对于民众获取科学知识可谓大开口径。柳湜在《论科学小品文》中提到“现在大众中,大部分非文盲的人,据我所知道的店员学徒的群中,他们求知的源泉是靠报屁股……他们需要取得一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知识,为他们的生活”,“科学小品是大众的日用品,是大众自己教育自己的工具。”而生物类的科学小品,与人们生产生活知识关系极为紧密,成为当时科学小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段时间里,涌现了许多生物小品创作的先驱,也出现了许多经典传世作品。
周建人是我国著名政治活动家、生物学家。1934年开始以“克士”笔名在《太白》发表以生物为主的科学小品,为科学小品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周建人的生物科学小品语言平实,逻辑严密,触类旁通,含义深刻。
《论自然的平衡》一文围绕“自然界的平衡是什么”这一主题层层递进,逐步深入。作者首先列举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动物、植物之间氧气和二氧化碳吸收、吐出互补可以达到平衡;另一种认为动物之间“互相残食”(食物链)能够达到自然平衡。两种说法作者认为都有局限。作者从广阔的时空观着眼,认为自然的平衡“多半是指示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或者短时期的一个过程,并不是一种定理或原则”。为了说明这一观点,以“飞箭”设喻,把抽象的无限的时空观浓缩到短时期、小范围的飞箭运行之中,说明自然的平衡是“飞箭经过空间时留在途上的一瞬间”。读者会自然地跟着作者清晰的思路走下去,明白并且接受这一道理。同时,虽然在文中未直接提及,作者的论点和判断也反映了“事物是运动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这一遍的哲学观点,引导读者进行更深入的生物哲学的思考。
周建人的《生物变化的原因》更是显示了作者的逻辑推断功底,通篇都传递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文章的目的是探讨生物变化的原因究竟是内因(自身)还是外因(环境)决定的。作者列举了一系列的试验和现象,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搜集各类实验结果、生活常识、自然现象,展现了分析研究的方法和步骤,说明生物变化的原因很难一概而论。之后又介绍了“突变”——引起生物变化的小概率事件、遗传学中“种质”和“体质”的生物学概念和生物自身的规律,向读者传递了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学科知识。
在《桂花树和树上的生物》中周建人巧妙地通过生物现象给读者传递了科学的思维方式。文中这样描述尺镬的“保护相”:“它虽能欺骗人的眼睛,不一定也能骗过别种动物的视线。如果拿了人类的感觉去推测其他,很容易陷于错误的。”这种辩证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出了作者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
这几篇生物学小品文,超出了单纯传递科学知识的作用。文章不是描述性地告诉读者生物科学知识,希望读者无批判地接受,而是逐步价析说理,体现了科学的严谨性,启迪读者思维。在更深层次中,也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文章带给读者的,与我们今天倡导的公民科学素质如出一辙,可谓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典范之作。【文章选自《百年中国优秀科学小品赏析》(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主编:姚义贤、陈晓红、李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