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 首页 > 作品评介
作品评介    
地质学科学小品百年回眸(一)
新闻来源: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李正伟     发表时间:2022-11-28     阅读次数:    


自从地质学形成以来,中国出现了很多世界知名的地质学家,早期的如李四光、刘东生、李捷、张宏仁、赵金科等。在这些地质学家中,有很多位不仅在地质学研究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公众开启了了解地质学的大门。这体现在他们所写的地质学小品中。而其中很多地质学小品都发表在了地质学杂志《化石》中。创刊于1973年的《化石》杂志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办的科普杂志。以化石的介绍为中心,深入浅出地向公众普及地质学、古生物学、进化生物学、古人类学、史前考古学以及涉及古生态、古环境领域的其他学科的科学知识,曾经是毛泽东主席特别喜欢阅读的科普刊物,也得到其他许多当代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赞誉。现在的刊名“化石”两个字就是郭沫若先生的题字。

顾名思义,地质学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球,包括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现阶段的地质学,则主要以岩石圈为研究对象,并涉及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下更深的部位。而地质学小品也依此展开创作,其中对于化石的描写是重点之一。

一、化石类科学小品

石头,怎么会成为一种文字呢?李雅轩的《化石——一种奇特而美妙的文字》从化石这一重要依据中引出了很多科学史实。作者举例:如英国地质学之父威廉·史密斯于1799年首次概括出一张地层表,记载了地层与地层中化石层序的关系,由此可以判断出各种生物进化的历中程。之后,19世纪末,随着科学家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及其衰变,人类可以运用放射性元素来测定绝对的地质年代。作者提到了恐龙以及恐龙蛋化石,具有故事性。对于化石中的琥珀,作者也做了详细解说。

韩兆宽的《大自然保存的珍品——鱼粪石》介绍我国地质学者发现鱼粪化石的历史,包括地质学家尹赞勋1934年发现的“桐梓鱼粪石”、1942年尹赞勋发现的“尹氏鱼粪石”、1951年李德生与马继祥发现的“富县鱼粪石”,以及1982年古生物地史学家王正新、边兆祥、游天星等人发现的“禄丰鱼粪石”。作者详细介绍了各种鱼类的螺旋瓣肠道的差异以及这些鱼粪化石属于哪一门类动物的粪便的推断依据,并重点介绍了1982年的禄丰鱼粪石。虽然粪便是普通人所不齿的秽物,但是在地质学家眼里,这可真算得上是宝贝。而且采集粪化石还都要小心仔细,这是我们常人所意想不到的。

杨杰、陈爱林的《海洋生命的摇篮:澄江动物在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介绍了澄江动物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的大致概况,叙述了我国地质学家侯先光对于澄江生物群化石的发现。如果不是侯先光,这个生物群化石将不知何时才被发现。总之,澄江生物群为人们研究早期生命起源与演化提供了宝贵证据,展现了一个完整的古老海洋生态群落图。

王大锐的《化石的颜色说明什么》从三个角度说明了化石的颜色。而对于化石“上色”的描述,实际上是告诉读者化石的形成以及形成后进一步受到的环境影响。用“上色”一词,说明了化石的颜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会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化石颜色对于研究地质变化是很有用的。

刘炳仑的《沧海桑田的见证人》讲述了在岩石中保存比较完美的一种微体化石植物的孢子——花粉。作者对孢子——花粉的地质时代的印记解释得非常清楚,目的就是为了说明,地层中不同类型的孢子——花粉是某时某地沧海桑田的见证人。

甄朔南的《36个恐龙脚印》是一篇对我国发现恐龙脚印化石的历史记录,其中包括1929年已故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与法国古脊椎动物学家德日进在陕西省神木县共同发现的禽龙足印化石,并详细介绍了杨钟健对恐龙脚印的发现与研究。除此之外,文章还介绍了我国专家对于恐龙脚印化石的奇特发现,包括“36个恐龙脚印”。对于恐龙脚印化石的描写,作者并没有使用活泼的语言,但是其将“故事”层层递进的思路,吸引着读者继续读下去。作者想告诉我们的信息很多。除了上述发现恐龙脚印的案例外,接下来作者还给我们讲了恐龙脚印的启示。

看地质方面的文章,经常会有一种阅读侦探小说的快感,而其中最吸引人的当然是推理过程。之所以吸引人,就在于读者可以随着作者的思路去做推理分析。贾兰坡、甄朔南的《注意足迹》离不开推理侦探小说的味道十足。作者对怎样才能保留下足迹、怎样才能采取足迹化石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并介绍了早期发现的被叫做“鸡爪石”的恐龙足迹化石。

王大锐的《百年未决案——记有关哺乳动物起源的争论》中,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达尔文理论以及创世说两大学派的争论,并用对比手法陈述了双方观点。他的《古生物与大陆漂移学说的相辅与相悖》简单介绍了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用大量找到古生物化石证据的事实为例,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合理性。作者又同样以大量事例说明了大陆漂移假说也并不是绝对站得住脚的。而不赞同“大陆漂移”假说的古生物学家们的其中一项工作内容就是加深对一些支持“大陆漂移”的古生物化石的再认识。由此引发的争论是十分激烈的。而曾经引以为据地支持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现在却也恰恰推翻了大陆漂移假说。正如作者所示,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实在太复杂了,在几十亿年漫长的地质历程中,它曾发生了无比错综复杂的变动。人们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程度还难以对地球的发展过程做出客观、真实、总体的阐述。王大锐的《南美恐龙化石的新发现》并没有现成的确切的答案提供给我们。但是显而易见,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我们由此可知,对于同一自然现象,哪怕是同一位科学家的观点也并不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而这种变化会一直持续下去。这篇文章的一大特点就是,全文一直在不自觉地告诉我们,科学家不是万能的。光看这一句话吧,“它长得像鸵鸟,尾巴像鳄鱼,在前肋上长着奇怪而笨重的仅有趾的爪子,科学家们一直无法给它命名。”是啊,竟然还有科学家无法做到的事情1但是这样一种叙述,其实并没有降低科学家们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仅仅是还原了真正的科学家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这样一种写作手法,既反映了科学工作的现实情况,同时更加吸引了读者的好奇心。

在夏树芳《当三叶虫称霸的时候》,还原了三叶虫的海底生活,并描绘了三叶虫的生活环境。文章用优美的语言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了三叶虫的存在,而不仅仅是在博物馆中见到的那个干枯的化石。接下来作者还以回首往事的写法介绍了三叶虫的劲敌鹦鹉螺类。说明了三叶虫繁盛时候,其他海底生物比如之前提到的腕足动物以及脊索动物笔石的生存状况以及身体结构的演变。作者曾编著并于1978年出版《化石漫谈》一书,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初版7万多册,半年就卖完了,以后又作第二次印刷。夏树芳曾谈及他从事科学小品的创作体会:①科普创作的灵魂是科学性;②科普创作应尽量具有文艺作品的吸引力;③科普作品要含有较多的信息量;④科普作品要吸收一定的文学知识;⑤科普作品要写得通俗易懂。

潘云唐的《滇池螺壳话今昔》,对螺壳化石的形状都做了详细描述,把诸多学者关于云南湖泊螺类进行的研究结果通俗地展现给读者。宋晓青的《粪化石的传奇》主要讲的是粪化石的作用并着重写了一些重要的恐龙粪化石。作者告诉我们,粪化石可以很清晰地透露出古代动物们的食物以及行为等信息。夏树芳的《多样的化石》及《化石是怎样形成的》中给我们介绍了各种各样的化石并告诉了我们形成化石的四个重要条件:聚居生活集体死亡、迅速掩埋及时保存、生物本身的硬体以及石化加固。刘后一的《寻求地质年代的史料》对化石的基本常识介绍得非常详细。他把普通读者想了解的、可能会提出的问题都进行了解答。比如化石都石化了吗、化石是不是都很好辨认、怎样辨别假化石、到哪里去找化石,等等。【文章选自《百年中国优秀科学小品赏析》(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主编:姚义贤、陈晓红、李正伟)】

 
上一篇:从一个小想法到一套小绘本 ——《好奇宝宝科学绘本》系列创作手记
下一篇:地质学科学小品百年回眸(二)

宁ICP备2021001770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1042号

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www.nxkpzx.cn)@202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172号  邮编: 750001 电话: 0951-6851830  Email: nxkpzx095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