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 首页 > 作品评介
作品评介    
生物类科学小品文(1979年至今)
新闻来源: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张艳     发表时间:2022-11-29     阅读次数:    


科学小品经过了繁荣发展、消极停滞的过程,随着1979年以后科学的春天的到来,逐渐脱去了那个火热时代的政治烙印,更多地显现了多样和理性的色彩。这一时期,人们文化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与之相适应的生物小品也由普及初级的生物学知识,向着更深入、更系统的方向发展。八九十年代,依然有很多科学家、研究者进行科普创作,成就了很多权威作品,小品文可谓是科学家与公众的沟通渠道。20世纪以后,科学大家参与创作有所减少,很多接受了良好教育的年轻一代加入到创作队伍中来,作品形式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成为生物小品创作的新生力量。

生态系统知识是生物学知识中具有宏观性和哲学思想的一类知识,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常有涉及,但若没有生态学基础,也不能理解其中含义。生态学家曲仲湘在《漫谈生态系统——螳螂捕蝉焉知黄雀在后》一文中从生活中的谚语出发,将生态学婉婉道来。文章先从生态学科史讲起,引出了学科的提出受中国谚语启发的趣话,不仅拉近了生态学与读者的距离,也激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趣。文章接着从生物学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揭示生态系统的科学内涵,显示了对生态学融会贯通的知识功底。最难能可贵的是,在介绍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污染在生态循环中的“倒金字塔”富集效应,呼吁保护生态环境,这种前瞻性的观点在80年代是难能可贵的。

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关于酿酒的科普既有阅读的需要也有创作的必要。由方心芳、程光胜、李思孟创作的《中国的名酒和大曲》将酒的发酵工艺和酒文化结合起来,是一篇颇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生物小品。作者从古书《说文解字》中的“曲”字讲起,告诉作者什么是“生酒之物”。在介绍我国的酿酒工艺时,旁证别引吉代制酒工艺文引用了《齐民要术》《北山酒经》中的相关叙述,可见文章用功之深。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很多学者重新投身于科学工作中去,创作出优秀的科普作品,谭邦杰就是其中一位。《麋鹿归还祖国记》创作于麋鹿回归祖国的时候,可谓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文章从麋鹿回归祖国事件写起,引人麋鹿在我国的历史,使读者认识到这种不熟悉的奇特生物并非舶来品,而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引起读者对麋鹿的喜爱。接下来,读者一定对麋鹿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感兴趣,文章介绍了麋鹿的分类系统。近代麋鹿是怎样从我国消失,又去外国安了家呢,文章之后就详细地介绍了这一段故事,通过讲述告诉读者“麋鹿的旧篇章,一个充满悲愤辛酸的篇章,至此已经过去了。今后我们要续写的将是一部有着广阔前景的新篇章”。至此,文章不仅介绍了有关麋鹿的种种,也激发了读者的爱国之情和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憧憬。

创作于1980年的《草蛉》是以剧本为表现形式的。作者李澄辉学习农学专业,后来又从事编导行业,成为一级导演。知识储备和专业跨度,使他创作起这种类型的小品得心应手。与记录类的表现形式不同,《草蛉》采用拟人手法,把草蛉的所做所历辅以解说,使得语出有情,通俗易懂。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十万个为什么》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在20世纪60年代初编辑出版的一套青少年科普读物,书中以鲜明的问题作题,吸引读者,再以生动简短的小品做解。《昆虫是怎样过冬的》一文就是这样的创作体例。“冬天到了,蜻蜓、蝴蝶、萤火虫、蝇蝈都不见了。讨厌的苍蝇、蚊子也不再来扰人了。这些昆虫将怎样度过严寒的冬天呢?”文章以设问进入,引发读者的思考,使之后的叙述更能深入人心。

20世纪科技迅猛发展,新领域的开辟、新成果的取得、新概念的提出,络绎不绝地冲击着人们的视野。生物科学更是随着基因等分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克隆羊、转基因等前沿且有争议的事物,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成了讨论的热点。与此同时,科普的形式也多样化起来,除了书籍、期刊、报纸外,还通过电视、广播、图书、网络等媒体,及时向公众介绍科技领域的新进展。在这种情况下,生物科学小品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众多的媒介形式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及时客观地向公众普及生物知识成了生物小品在发展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知识就是力量》《科学世界》《科学之友》等科普杂志中的生物小品以权威、及时、通俗等特点仍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2010年发表在《科学世界》上的《仙湖寻踪——寻找植物进化的足迹》是图文并茂的生物小品。文章以深圳仙湖植物园为素材,通过生动的文字叙述,辅以写实的植物图片,通过“被埋葬的进化足迹”“活植物身上的进化足迹”和“足迹伸向何方”三个板块向读者展现了植物的进化历程,处处流露出进化论的思想,解释进化的奥秘。在讲从单细胞蓝藻进化到海洋植物的过程中,作者运用了生动的比喻说明了叶绿体的进化历程:用“价格低廉”且工作效率较高的叶绿素C代替了合成“费用”高昂的藻胆蛋白……经过改进,最终设计出“原绿藻”型发动机——叶绿体,成为细胞中专门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描述充分显示了作者将复杂奥妙的事物,用简单明白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才能。文章在叙述上不仅妙趣横生,也从哲学的层面引发读者思考。在讲到进化时,文章这样写道:“与人为邻,很多植物在不断适应人类的活动特点,争取生存空间……依赖和利用人类,恐怕是植物进化历程的新的一步……人类的喜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植物,特别是农作物和园林植物的形状改变和进化方向。像谷粒饱满的水稻、美味的草莓、素雅的玉兰花这些适合人类需要的植物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作者摆脱了传统的从人视角的去看植物界的常规思维,从自然界的进化出发,指出人类的选择和喜好对于所选择的植物给了莫大的生存空间,不禁也引发读者思考,除了人类活动造成的对环境的影响,我们这种与自我为中心改造自然的方式,也在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发展的方向,影响着生物多样性,未来植物的进化会怎样发展呢?

20世纪以后,“科学松鼠会”是不能不提的科普创作团体。“松鼠会”汇聚了当代一批优秀的青年科学传播者,“科学松鼠会”的创始者姬十三本人就是神经生物学博士,“松鼠会”作品中生物小品的比例是比较高的,作品风格清新、与时代贴近,科学性强。《南方周末》评价说“松鼠会的文字作品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已经成为本土科普作品的重要来源。”

随着教育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科学素质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曾经难以理解的科学名词如今成了习以为常的生活用语。人们对于微生物的认识就是这样。新中国成立以前,高士其创作《菌儿自传》,特意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拉近细菌与读者的距离,给读者以感性认识。在人们广泛认识到细菌存在的今天,需要的细菌相关知识自然就发生变化。科学松鼠会成员云无心创作的《吃多少细菌才安全》抓住人们生活中关心食品安全问题,从“细菌无处不在”直接切入主题,轻松道来,使人一目了然。作品对今天的创作启示不仅在于写作方法上,更多的是一种创作理念,在当下这个快节奏时代,要抓住读者所需,内容重过形式,适当控制讲述与抒情的比例,方能吸引读者,使之产生“肯定”的愉悦感,觉得“有趣”,从而“引”入“胜”圣境,体验到科学真理情境中的喜悦。

一篇科学小品是否能写得成功出色,选材也是关键的环节之一,要找到读者感兴趣的那个“触发点”才能吸引人。姬十三的《纵欢时刻》是一篇颇为有趣的小品。文章从人的放纵行为写起,然后引出动物常态下的隐忍以及无所顾忌时的“纵欢”。文章其反映的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知识,而是生物的共性,揭示了生命中的一种现象,人亦不能免俗。作品视角新颖,选材广泛,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在新媒体冲击的时代里,文字描述的形象性和视觉冲击力比起图片、视频,自不具有优势,然而作品的思想性和逻辑性,恰恰只有文字才能表达得淋漓尽致。生物小品只有找准定位,才能生机勃勃地发展下去。【文章选自《百年中国优秀科学小品赏析》(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主编:姚义贤、陈晓红、李正伟)】

 
上一篇:地质学科学小品百年回眸(二)
下一篇:建筑学科学小品百年回眸(一)

宁ICP备2021001770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1042号

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www.nxkpzx.cn)@202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172号  邮编: 750001 电话: 0951-6851830  Email: nxkpzx095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