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 首页 > 创作研究
创作研究    
科普创作经验谈:技巧、原则与怀疑精神(下)
新闻来源: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叶李华     发表时间:2022-11-30     阅读次数:    


二、三个指导原则

当我们在撰写科普文章,或是做科普演讲的时候,除善用上述法门之外,我认为还必须注重趣味性、流畅性以及重复性,我称之为三个指导原则

先强调一件事,这里说的趣味并不是滑稽搞笑,也不完全是幽默感。科普的趣味性是内容本身引人入胜,让有求知欲的读者看得津津有味。至于具体该怎么做,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提供罕见而且有趣的知识是最好的办法。

在我搜集的众多例子中,同卵龙凤胎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它可以说是标准的既罕见又有趣。同卵龙凤胎存在吗?科幻小说中当然有,我的科幻小说启蒙老师倪匡就曾经写过,可是真实世界里有吗?我相信只要提出这个问题,立刻会勾起人们的好奇心。接下来,如果你一口咬定的确有,读者或听众就更加半信半疑,一定想继续看下去或听下去。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能浓缩成一句口诀,只不过比较冗长拗口:

如果一个正常的受精卵经过正常的分裂,会发育成一对正常的双胞胎;如果一个不正常的受精卵经过不正常的分裂,就有可能发育成同卵龙凤胎。

换成科普语言则是,有一种不算太严重的基因疾病,患者的性染色体既不是XX也不是XY,而是XXY。可是,如果这样的受精卵在形成之初,由于特殊原因分裂成两个,其中一个的性染色体恰好继承了XXY中的XX,另一个继承了XY,生出来的就会是一对完全正常的龙凤胎,不是兄妹就是姊弟。我曾经把这个例子告诉妇产科医生,他们起初都不相信,听完我的解释才恍然大悟,甚至拍案叫绝,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趣味性。

至于流畅性,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笔法轻松活泼,反之,如果你要写一篇论文,通常不会用那么轻松活泼的笔法。所以,写惯了论文的学者要写科普文章就会比较困难,必须练习一段时日才能在两种文体之间切换自如。

除了笔法轻松活泼,流畅性还要求文章中多少要插进一些闲话,否则一定会知识超载。闲话不一定是废话,但即使是插科打诨的废话,只要能让文章变得轻松、活泼、幽默,本身也就具有稀释和润滑的功能了。我来举一个属于他山之石的例子,我的科幻老师倪匡曾经对我说:叶李华你太浪费题材了,你写一本科幻小说,我可以写三四本!他的意思是我把好多题材浓缩在一部小说里,在他这位职业作家看来就是一种浪费。我辩称自己只是业余作家,小说写得干货满满难道不好吗?他说这也不好,因为小说一定要不时穿插闲话甚至废话,否则会显得作者在不断炫耀学问,读者很难津津有味地看下去。这段忠告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甚至可以说是受益无穷。虽然科普文章和科幻小说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个观点仍然可以 作为我们的借鉴。

必须强调的是,为了追求文章的流畅轻松,难免会减损科普的正确性,换句话说,通俗性和正确性在科普文章中大致成反比。我们一定要时时提醒自己,越是通俗流畅,越是轻松活泼,正确性就可能丧失得越多,所以下笔时必须拿捏一个分寸,不能通俗过了头。至于分寸到底在哪里,则是我自己仍在探究的一个问题。

第三个指导原则重复性的意思是,只要一篇文章有足够的篇幅,例如超过500字,我认为就该避免像蚕啃桑叶那样从头写到尾,应该尽量一遍遍循环,一层层深入。就像爬一个螺旋梯,感觉上似乎是在不断地转圈圈,其实你每转一圈就升高一点,最后一定会更上一层楼。因此虽说是重复,只要能做到同中有异,读者仍然会乐意看下去。请记住,科普读者通常都不是专业人士,如果用线性叙述的方式,恐怕不是人人都有耐心从头读到尾的。

最后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作为补充。从某个角度来说,学术论文都具有我说的这种重复性。因为论文除了题目和正文,两者之间通常还有一个摘要,目的是要将正文的内容先透露一个梗概。不过,论文的格式是硬邦邦的,甚至可说是一成不变,如果你确定自己写的是科普文章,可别真的在前面写一个摘要,只要模仿这种重复的精神就好。

三、独立性与协调性

如果从结构着眼,科普文类还有两个额外的指导原则,我称之为独立性协调性。为了避免讲太多的理论,我打算用田野、花园、盆栽三者的关系来打几个比方,虽然不可能百分之百贴切。在我看来,所有的科学素材,例如科学家发表的专业论文,就像一片自然生长的田野。另一方面,无论是科普书还是科普文章,都是加工软化后的成果,所以类似花园或盆栽。不过,如果你在空地上随便摆放一批盆栽,绝不可能出现一个漂亮的花园。你该怎么做呢?当然要做些细心且有创意的规划,这就是我所说的协调性。

协调性还可以细分为纵向和横向。例如一本科普书,如果把每一章看成一篇文章,这些文章必须做到循序渐进,甚至承前启后。当读者开始读第三章的时候,前两章已经帮他们准备好了预备知识,这就是纵向的协调性。横向协调性则指相关主题彼此之间的互补,因为任何一门学问都不可能只有一个面向,不同面向彼此之间即使没有直接关系,或多或少仍有间接的关联。例如,一位美国作家写过两本书:《黑洞旅游指南》和《时光旅行指南》,这两个主题在物理学中并没有明显的纵向联系,但两者都属于广义相对论的范畴,如果把这两本书放在一起,自然而然就会出现横向的协调性。

至于独立性,则是说任何一篇科普文章本身都要自给自足。在我刚才的比喻中,每一篇文章都像一个盆栽,所以请大家想一想,如果要把一株植物从田野移植到花盆里,是不是必须要做些取舍?比如,只要你有过移植树木的经验,应该会记得一棵树虽然不怎么高,但如果把它的根全挖出来,范围会大到令你难以想象。我自己在这方面经验丰富,深深体会到盘根错节这个成语并不是文学上的夸张。因此,千万别把一棵树的根通通挖出来,否则一定塞不进花盆。

你只要挖到一定程度,剩余的细根都可以剪断,那棵树依然能够存活。另一方面,如果枝叶太茂密,树木一旦放进花盆里,也会重心不稳,随时可能倾倒,所以适度的修剪是有必要的。至于到底该剪去多少,则需要仔细考量,不能贸然行事。如果剪得太多,植物很可能无法自给自足,最后枯死在花盆里。

谈完这个比喻,再来讲两个实际的例子。如果读者在阅读一篇文章的过程中需要查阅相关资料,否则读不下去,这篇科普文章就明显欠缺独立性。如果在看完一篇文章后,他想要查阅更深入的资料,这样的科普文章则是成功的,因为它勾起了读者的求知欲。由此可知,这两种情形绝对不能混为一谈。

四、怀疑与释疑

最后我打算用怀疑当主轴做几点补充。首先,奉劝大家不要过度信赖自己的记忆力,写作时最好时不时怀疑一下。我自己曾经有过惨痛的经验,后来就变得越来越小心,甚至有朋友认为我小心过了头,但我认为这是非常值得的。

举一个最近的例子,2018年我在《科普时报》开了一个专栏谈科论幻话创意,共写了20篇文章,其中一篇谈到克隆羊多利。我曾经仔细研究过多利羊的身世,非常了解它是如何诞生的。它在生命之初经历了一个极其特殊的过程,大致来说就是受到电的刺激之后开始分裂。为了提供最新的知识,我在撰写那篇文章的时候,除了克隆羊多利,我还刻意介绍了2017年底出生的两只克隆猴中中和华华。这是人类第一次克隆出灵长类动物,非常值得一提。我在初稿中,想当然地写道它们也曾受过电的刺激,但在交稿之前,我提醒自己别太自信,还是上网查一查比较保险。可是我花了不少心力,仍然无法在相关报道中找到明确的答案,最后索性壮起胆子下载了那篇原始论文。不过隔行如隔山,我看不懂的部分超过90%,但我还是找出了几个关键词,最后根据那些关键词,赫然发现中中和华华当初之所以分裂,其实是受到化学药物的刺激。我替自己捏了一把冷汗,赶紧将文章的最后一段改成:

2017年年底成功诞生的复制猴中中和华华,虽然大致沿用多利的复制流程,但在关键步骤上未曾使用电击,改采较温和的化学方法诱发细胞分裂。

除此之外还有没有什么需要怀疑的呢?当然有!比方说我们在下笔之际,应当怀疑读者能不能完全看懂我们所写的一字一句, 也就是说,要怀疑你想表达的意思能否让读者心领神会,不至于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我自己在写作的时候,常常为了这类问题煞费苦心,从不同的角度揣摩读者是否会误解我的意思。虽然自认为已经做得很全面,偶尔还是会有读者向我反映,说哪一部分没看懂,或是误会了某段的意思。由此可见这种失误是很容易出现的,作者必须小心谨慎,步步为营,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第三个怀疑则是在校对过程中,要怀疑自己有没有切实做到前面两种怀疑。例如考据做得够不够彻底,下笔时有没有尽可能替读者着想。正所谓当局者迷,通常我们在写作过程中,不容易兼顾这些客观的怀疑,必须在校对时弥补。然而,如果你写完后立刻校对,可能仍旧处于当局者迷的心态,很难充分发挥怀疑的精神。因此我自己的做法是,任何文章无论长短,都会至少搁两三天再仔细地校对,那时我会比较超脱,也就比较容易看出一些不太明显的问题。有时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还会找几位朋友帮忙把关,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除了这些自我的怀疑,我们在写作过程中,还要尽可能主动为读者设想,如果已经猜到读者可能会产生误会或疑惑,一定要主动做些解释。我在很多年前写过一篇短文《设计什么?为了什么?》,整篇文章都在为读者释疑。因为我发现许多有关进化论的科普文章和影片,经常会出现为了这两个字,最具体的例子就是把保护色解释为:动物为了躲避天敌而进化出类似环境的颜色。事实上,这种说法完全违背了达尔文的理论,因为我们通称的进化evolution),严格说来其实是演化,它本身并没有任何目的,纯粹是一种随机的选择和淘汰,当然不适合用为了这种说法。可是退一万步来讲,如果严格使用演化概念来解释保护色的成因,又会让说明变得太过累赘,很可能导致读者见树不见林。所以我倾向于采取 折中之道,将为了设计这些说法视为文学上的比喻,主词是拟人化的大自然。比方说,如果我要写这方面的文章,会在开头先声明正统演化论的随机概念,甚至最后再刻意强调一次,然后在文章中,我就会用拟人化的笔法当权宜之计,例如,某种生理结构是设计来做什么用的。

根据我的观察,有些正统的科学名词 同样会造成误导,若是遇到这样的名词,作者最好也能主动为读者释疑。例如,在电流直立猿人这两个名词中,都隐藏着容易被人忽略的历史错误。电流其实并不存在,或者说只存在于人类的想象中,因为真正在电线里流动的是电子流,它的方向跟电流刚好相反。或许你会说,把名字改过来不就成了?没那么简单!电流的错误可追溯到美国开国元勋富兰克林,等到科学家发现的时候,累积的文献已经多到无法一一改正,只好发明电子流来以正视听, 但电流一词还是不得不保留下来。因此,如果你在文章中提到电流,最好能跟读者谈一谈这个典故。做完这个工作,你再使用电流就能理直气壮,而且心安理得了。

直立猿人这个名词也存在着类似的历史错误,事实上,他们并不是最早会直立的人类祖先,只是最早被考古学家发现的一批罢了。可是在他们的拉丁文学名中,直立这个词一直被保留下来,著名的爪哇猿人(Homo erectus erectus)和北京猿人 Homo erectus pekinensis)都是非常明显的例子。如果碰到这样的历史错误,我们至少要把前因后果简单做个介绍,才算尽到了科普作家主动释疑的责任。

以上是我推广科普二十余年累积的一些心得和经验,希望对有志于科普工作的朋友有些助益。文章内容来源于科普科幻作文大赛本文根据叶李华2019年8月在中国科普研究所的学术讲座整理而成,经作者修改确认后刊发。作者系叶李华,毕业于台湾大学电机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理论物理学博士,致力于推广中文科幻与通俗科学二十余年。


 
上一篇:科普创作经验谈:技巧、原则与怀疑精神(上)
下一篇:让科学变得更有趣,科普UP主搭起知识桥梁

宁ICP备2021001770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1042号

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www.nxkpzx.cn)@202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172号  邮编: 750001 电话: 0951-6851830  Email: nxkpzx095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