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科幻研究者与机构分析
(一)核心作者分析
统计发现共406位学者参与到科幻研究领域,多为来自国内各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研究者。表3所示为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SSCI来源期刊及北大核心期刊发表科幻研究相关论文数量排名前10的学者,分别为厦门大学的黄鸣奋、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峰、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王卫英等。
表3 科幻论文作者信息②
(二)研究者合作网络
2000—2020年间我国科幻研究者的网络密度低(Destity=0.007),网络节点关系稀疏,研究网络结构松散。如图4所示,独立研究作者占据了研究人员的主体部分,只呈现少数合作关系。
图4 科幻研究者合作网络
(三)研究机构分布
高校与科研机构是科学研究创新发展的重要阵地,集中了重要的科学研究资源,能够更好地驱动知识生产与成果转化。在研究机构统计分析过程中,笔者以二级单位名称为准,在标准化处理结果中得到发文机构364个。其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科普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的发文量均达到10篇及以上,对于科幻研究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见表4)。
表4 研究者机构与发文量情况统计(2000—2020)
四、科幻研究趋势探析
本研究利用CiteSpace可视化技术,采用共词分析方法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0—2020年间在CSSCI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及北大核心期刊中发表的科幻领域研究论文进行梳理,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分析20年来科幻研究的热点、聚类、演进、核心研究者与研究网络等的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一)中国科幻研究具有广大的研究空间
中国科幻研究随着科幻文化的流行与科幻产业的兴起,论文发表数量不断增加,成为一个新兴的热门研究领域。然而由于历史原因,科幻的概念界定与分类仍然模糊。中国本土学者在科幻理论研究领域仍有较大发挥空间,为开拓科幻研究的学术分支与学术脉络奠定基础。此外,当前科幻研究领域的论文多发表在文学、艺术学、传播学等领域内期刊,但科幻研究处于这些学科的边缘地带,需要推出具有权威性与指导性的科幻研究学术期刊,促进理论火花的碰撞。
(二)厘清科幻与科技、科普的关系
科幻作品的产生基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启发着人们“朝向科学的愿望,朝向理想”[25]。曾经出现在科幻作品中的技术想象,已有部分成为现实。现代社会模式也随着技术发展而转变为新的格局。新技术为科幻创作创造了有益环境已成为共识,那么科幻作品如何建立新的技术参考,继续展望未来技术的可能前景以及对人机环境的互动,都值得被深入探讨。
此外,科幻作品所起到的科普作用仍然值得肯定。但科普不只是面对低龄儿童进行的科学技术的简单叙述,更重要的是如何借力科幻作品激发科学意识,培育全民科学核心素养,在科技赋能下形成中国特色的科学教育路径,精于科学,委以人文。
(三)科幻是国家形象建构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
数字技术促进了全球化进程的开展,推动了中国“走出去”历程的创新。中国科幻小说在海外的译介与传播更成为近年对外传播的典型案例。中国科幻作品中蕴含的多元思想与内涵,“深刻契合着新世界主义理念下中国与世界的互动进程”[26],是其成功的要素之一。具有国家与民族视野的跨文化传播也打破了西方文化霸权帝国的枷锁,促进了中国“科技强国”形象的国际传播与建构。
(四)科幻学术共同体建立
就目前科幻研究发表论文来看,科幻研究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影视产业等领域,多采用文学、艺术学、哲学等学科理论框架,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较弱,论文主要为研究人员独立完成。未来,更具整合性的跨学科学术共同体将会建立,并会加强对基础技术与应用技术科研机构及企业的考察与融合。同时,鼓励科幻作家与科幻研究积极联动,在创作实践中探索中国科幻的未来。
(五)科幻产业IP价值的开发与运营
近年来,作品IP的开发与运营成为文化产业的新常态,即通过对优质文化资源的商业价值评估及创意转化,呈现出不同形式文化产品样态,产生价值链条,无限激发作品的生命力。大众文化语境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网络文学、网络游戏、表演艺术等领域为IP作品内容的价值转换提供了范围经济的商业逻辑。如何实现科幻作品IP价值的跨界开发与运营应是科幻领域应用研究关注的问题。
(六)科幻实践的草根力量
科幻迷群这一基于兴趣的共同体在社会中的可见度并不算高,但他们却是推动科幻作品传播以及科幻实践中内容生产、信息传播等文化实践的重要力量,促成科幻文化传播的新景观[27]。科幻迷群的生产与消费,是对“参与式文化”与“互动仪式链”的整合,在冲破原有的小众壁垒后进行全新的意义生产及文化资本重组,是新时代科幻产业中的生力军。
五、研究不足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在论文取样方面,仅选取了发表于CSSCI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及北大核心期刊的论文,对于其他优秀的论文或相关文章,特别是一些具有探索性质的学位论文,可能有所遗漏;第二,本研究主要聚焦中国科幻研究,未能对国外科幻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并做中外比较;第三,本研究通过量化研究方法分析论文,无法对数据背后的因素进行全面深度理解,望后续研究能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分析。
致谢:北京联合大学本科生白一涵对本文数据有部分贡献。
注释:
①设置时间区分(Years per Slice)=1年;节点类型(Node Types)=关键词(Keywords);剪枝算法(Pruning)=寻径网络算法(Pathfinder),网络剪裁策略:每个网络(Pruning Sliced networks),综合网络(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其他采用默认设置。
②该表在筛选检索获得的1264篇文献中,以“第一作者”为判断条件计算研究者发表科幻研究相关论文数量,由CiteSpace对数据进行排序后,笔者又对排序结果进行人工复核,并得出排名。具体发文量可能存在偏差,但能提供一定研究角度,不影响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1] 侯维瑞 . 英国文学通史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 安德鲁·米尔纳 , 胡俊 . 雷蒙德·威廉姆斯论乌托邦与科幻小说 [J]. 社会科学家,2016(9):155-160.
[3] Keith M. Booker. The Dystopian Impulse in modern Literature:Fiction as social criticism[M]. London:Greenwood Press,1994.
[4] 吴岩 . 论认知解谜类型的科幻电影 [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5):109-115+2.
[5] 丹顿 . 自我 [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6.
[6] 郑文光 . 谈谈科学幻想小说 [J]. 读书月报,1956(3):21-22.
[7] 陈许 . 动荡与融合——略谈 20 世纪 90 年代外国科幻小说 [J]. 外国文学动态,2002(4):7-9.
[8] 黄禄善 . 是“科幻小说”,还是“科学小说”?[J]. 上海科技翻译,2003(4):42-44.
[9] 颜学军 . 英美科学幻想小说简论 [J]. 国外文学,2003(2):32-36.
[10] 于启宏 . 中国当代科幻论 [J]. 当代文坛,2003(6):3-5.
[11] 汤哲声 .20 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创作发展史论 [J]. 文艺争鸣,2003(6):63-67.
[12] 郭锐 . 谈世纪之交我国大陆科幻小说创作的几个主要问题 [J]. 齐鲁学刊,2001(2):94-96.
[13] 金兑 . 机遇与桎梏 [J]. 出版广角,2004(6):42-43.
[14] 姜韫霞 . 解读中国科幻:中国科幻文学的人文精神与科学意识 [J]. 学术探索,2005(3):136-141.
[15] 虞吉 . 镜外之像与镜中之影 有关中国类型电影的断想 [J]. 电影艺术,2000(3):88-92.
[16] 刘岩 . 科幻谍影与文化领导权:从《星球大战》到《阿凡达》[J]. 中国图书评论,2010(9):56-62.
[17] 李道新,王壵,刘继明 .《阿凡达》:3D 电影元年的未来启示录 [J]. 艺术评论,2010(3):10-16+4.
[18] 王卫英 . 中国当代科幻小说创作的理论建设——论郑文光的科幻理论探索 [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4):106-111.
[19] 纳杨 . 从刘慈欣“地球往事”三部曲谈当代科幻小说的现实意义 [J]. 当代文坛,2012(5):83-86.
[20] 杨贝贝 . 我国科幻类型电影创作与工业化发展策略 [J]. 电影文学,2020(5):20-26.
[21] 孟君 . 科幻电影的技术进化和语言失灵——关于动力技术与悬置技术的再阐释 [J]. 学术论坛,2020,43(1):50-62.
[22] 方凡 . 美国后现代科幻小说 [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23] 钟舒 . 赛博空间:中国科幻文学的一个批评语境 [J]. 当代文坛,2020(6):194-199.
[24] 黄鸣奋 . 成为艺术家:基于新媒体艺术与科幻电影的人工智能想象 [J]. 文艺争鸣,2020(7):86-93.
[25] 吴岩 . 中国科幻文学沉思录 [M]. 南宁:接力出版社,2020.
[26] 邵培仁,周颖 . 国际传播视域中的新世界主义:“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流变过程及动力机制研究 [J]. 浙江社会科学,2017(5):94-104+158.
[27] 徐媛 . 媒介化时代中国科幻的内容生产和传播——以网络科幻迷群为中心的讨论 [J]. 青年记者,2020(5):91-92.
(本章摘自于《科普创作评论》2022年第1期,作者系 高胤丰 刘文红 金韶,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科技与文化、科幻产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