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 首页 > 传播研究
传播研究    
创造性劳动与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的耦合机制探析(下)
新闻来源: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李珂、张善柱     发表时间:2023-03-10     阅读次数:    


2 创造性劳动与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的耦合机理

五育并举总框架中,科学素质提升属于智育范畴,创造性劳动属于劳育范畴。从教育内容来看,二者是相对独立的领域;但就教育目标而言,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和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建设。在创造性劳动过程中,青少年只有坚持知行合一、打破常规、理性思考、追求真理、问题导向等基本原则,才能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而这些求知求新、创新创造的基本原则与科学素质提升所要求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度吻合。

2.1知行合一:在创造性劳动中领悟科学知识

列宁曾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也强调,要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青少年获取科学知识的途径越来越便捷,掌握的科学知识越来越丰富,但由于重智育,轻劳育的长期影响,很多人并没有机会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劳动实践中,进而导致他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因此,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不能止步于理论讲解和课堂传授,而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正如马克思所言:在再生产的行为本身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他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青少年参加创造性劳动的过程,不仅是运用科学知识指导劳动实践的过程,而且是通过劳动实践检验科学知识真伪、深化对相关知识理解乃至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即实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相统一的过程。

2.2打破常规:在创造性劳动中探索科学方法

毛泽东曾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征程,我们党高度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青少年在从事创造性劳动时,只有敢于打破常规,勇于突破既有知识和思维定式的束缚,善于总结支配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务实管用的科学方法,才能最终实现用桥或船安全快速过河的目标。而科学方法的应用必然会提高劳动效率、压缩劳动时间,从而为人们学习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质、从事科学工作创造条件。换言之,只有当创造性劳动成为劳动主导形态时,人们才能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全社会成员的科学素质才会有质的飞跃。唯有如此,马克思描述的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的美好社会图景才能成为现实。

2.3理性思考:在创造性劳动中培育科学思想

人类科技发展史表明,批判性思维是科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取得重大科学突破的必备要素。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序言中开宗明义地提出,我们这个时代可以称为批判的时代。没有什么东西能逃避这批判。宗教企图躲在神圣的后边,法律企图躲在尊严的后边,而结果正引起人们对它们的怀疑,并失去人们对它们真诚尊敬的地位。正是秉持宝贵的理性批判精神,哥白尼向地心说发出挑战并重建了天体力学,拉瓦锡在传统燃素说基础上提出了氧化学说,达尔文对基督教创世论进行批判并创立了划时代的进化论,爱因斯坦在对牛顿力学体系理性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论。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模式束缚下,我国青少年的批判性思维受到抑制,成为制约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显著瓶颈。一项针对10名齐鲁大工匠、39名齐鲁工匠、3175名一线技术工人和1075名山东省本专科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四个群体的批判性思维呈现出显著差异。其中,齐鲁大工匠的分值为333.4,齐鲁工匠的分值为324.77,一线技术工人的分值为289.14,而本专科大学生群体的分值仅为242.21。青少年在从事创造性劳动时,只有坚持理性思考、遵循科学思想,敢于且善于把批判当作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才能提出具有独创性的解决方案,从而为现实问题的创造性解决提供可能。

2.4追求真理:在创造性劳动中涵养科学精神

早在1916年,我国学者任鸿隽就发表《科学精神论》一文,把科学精神称为科学发生之源泉,鲜明提出科学精神者何?求真理是已。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也曾多次阐述科学精神,1941年他在《科学之方法与精神》一文中强调,近代科学的目标是什么?就是探求真理。科学方法可以随时随地而改换,这科学目标,蕲求真理也就是科学的精神,是永远不改变的。在人类科技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正是出于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从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到哥白尼、伽利略,再到牛顿、爱因斯坦,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把人们对物理科学的认识推到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革新和生产力飞跃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在这个意义上,创造性劳动的过程和追求真理的过程具有内在统一性。从真理的来源看,青少年能够从创造性劳动中获得书本或课堂上所没有的鲜活知识。从检验真理的标准看,青少年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知识的科学性、有效性进行检验的过程。从真理的发展趋势看,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永无止境、对真理的追求亦永无止境。创造性劳动的本质在于创造性,这就要求青少年跳出经验主义的惯性思维,根据时、事、势的具体变化,对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创新性思考,对劳动工具、劳动方法等进行创造性发展,而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在劳动中不懈追求真理。

2.5问题导向:在创造性劳动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近年来,随着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持续推进,我国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显著提升。2018年,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举办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显示,中国学生的科学素质得分为590分,在所有参测国家(地区)中位列第1名。但调查同时显示,我国青少年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滞后,特别是他们的职业期望水平与其他国家同龄人相比存在显著差距。在我国所有具备高水平科学素质的学生中,仅有14%的男孩和10%的女孩期望自己在30岁时成为工程师或者科学家,远低于所有参测学生的平均值(男孩26%、女孩14%)。这些数据提醒我们,深入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计划,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加重视实践的原则,引导其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培育家国情怀,心怀国之大者,主动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梦想,着力提高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更加符合时代需要的职业观。创造性劳动能够使青少年尽情享受挥洒创意带来的自由,充分体验创新创造带来的成就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其从事科技工作的驱动力,从而真正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为孩子们尊崇向往的职业,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未来祖国的科技天地群英荟萃,让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群星闪耀

3 创造性劳动与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的耦合路径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任务,对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和创造性劳动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为此,必须打通科学素质建设和创造性劳动能力培养之间的壁垒,探索二者有机衔接的耦合路径,增强智育和劳育协同育人效果,为培养造就一支既具备科学素质又善于创造性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奠定坚实基础。

3.1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锻造青少年过硬的创造性劳动素质

20209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必须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从源头增强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和创造性劳动能力,为创新驱动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一是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孩子的好奇心。经验表明,好奇心是人类探索未知的原动力,是引导孩子进入科学世界的敲门砖,是许多重大科技发明的加速器。面对奇妙无穷的大千世界,每个孩子的心中都会产生无数个为什么,当他们满怀期待地提出问题时,教师应当用通俗的语言进行细致讲解,引导其领略科技世界的无穷乐趣,进一步激发其求知欲和想象力。二是着重培养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必备条件,是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但从现实情况看,一些青少年更习惯于盲从权威,而不善于批判、质疑、挑战。要引导青少年认识到师生之间是平等关系,树立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价值观念,坚持尽信书,不如无书的人生信条,养成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思维习惯,做一名敢于批判、善于批判的时代新人。三是创新科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改变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加动手实践机会,让学生动起来,让知识活起来,让科学课程火起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发的拆客项目就是富有意义的创新,其做法是:教师讲解完理论知识后,学生必须按要求动手拆废旧电器。正是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领悟,而且把废旧材料组装成新电器,实现了既有知识的创造性运用。

3.2拓展产教融合渠道,搭建青少年创造性劳动的广阔平台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青少年创造性劳动的场所不应局限于校园,而是要融入社会这个大学校,把田野乡村、工厂车间、科技工作现场等场域拓展为创造性劳动的大舞台,引导青少年深化对国家产业发展的认识,扎实推进产学研融合,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一是加强新技术在创造性劳动中的应用。及时将新技术、新发明应用到劳动场景中,锻炼青少年运用新技术解决现实难题的能力,使其亲身感受科技对劳动效率的提升和创造带来的无穷乐趣。二是深入挖掘体力劳动的教育价值。在创造性劳动过程中加强新技术的运用,并不意味着对体力劳动的替代,而是追求二者的有机融合。特别是对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而言,适当参加体力劳动,不仅能够出力流汗、强身健体,而且正是在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着学生的极重要的智慧品质:好奇心、钻研精神、思考的灵活性、鲜明的想象力等。三是保持创造性劳动的连续性。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切不可把劳动任务集中在一年的某个季节、月份或星期里去进行,只有经常不断地劳动,才能丰富精神生活。只有当孩子从事那种须经常对它进行思考和操心的长时期的劳动时,劳动活动的创造性质才会在他面前展现出来。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劳动实践普遍存在连续性不足的问题,导致其无法跟踪劳动效果、见证劳动成果。对此,必须注重增强青少年创造性劳动的连续性,使其实现由始而终的全过程参与,充分体会从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艰辛与喜悦。

3.3发挥创新楷模示范引领作用,激发青少年创造性劳动的内生动力

爱因斯坦认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青少年从事创造性劳动同样离不开精神支撑。一是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创造性劳动教育之中。科学家精神是我国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初期,钱学森、邓稼先、周培源、王淦昌、华罗庚、钱三强等著名科学家毅然决然回到祖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潜心科学研究,短期内就取得了重大科技突破,极大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要引导广大青少年自觉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不仅要学习他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更要学习他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主动将个人理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坚定不移地走科技成才、科技报国之路。二是聘请科学家、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等创新楷模为实践导师。通过面对面、手把手的现场指导,增强学生灵活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引导其认识到,创造性劳动并不是科学家的专利,只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人人皆可从事创造性劳动,只要坚定决心、持之以恒,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人人皆可成为创新创造的实践者。

3.4弘扬崇尚创新、包容失败的文化,营造青少年创造性劳动的社会氛围

创造性劳动是对未知的不懈探索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必然伴随着一定的挫折与失败,应尊重创新创造规律,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大力弘扬崇尚创新、包容失败的文化,保护青少年从事创造性劳动的积极性。一是要引导青少年理性看待失败。创造性劳动是对重复性劳动的超越,这就意味着劳动者不能满足于既有知识、方法、路径和经验,而必须根据劳动目标、劳动任务、劳动条件的变化,以及自身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提出具有独创性、开拓性的解决思路。如果不能引导青少年理性看待失败、营造包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就会打击其从事创造性劳动的积极性,陷入为了不失败,宁肯不创造的低水平循环。二是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恩格斯曾指出,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当青少年在创造性劳动中遭遇挫折时,要鼓励其冷静思考,从劳动条件是否具备、劳动方法是否科学、劳动工具是否匹配等方面查找原因,并针对性地调整优化解决方案,让失败成为通往成功之路的阶梯。三是要健全考核评价体系。辩证处理好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的关系,既要从结果视角考察现实问题是否解决、劳动结果是否实现,也要从过程视角考察青少年是否勇于创造、是否具备创造性思维,把考核评价机制打造为保护青少年好奇心、激发其创造热情的指挥棒。文章内容来源于中国科普研究所,作者系李珂,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张善柱为通讯作者。参考文献、图表等内容从略。)


 
上一篇:创造性劳动与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的耦合机制探析(上)
下一篇:新媒体中科技术语规范使用与高质量传播的对策研究

宁ICP备2021001770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1042号

宁夏科普作家协会  (www.nxkpzx.cn)@2020-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凤凰北街172号  邮编: 750001 电话: 0951-6851830  Email: nxkpzx095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