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博物馆和图书馆社会化协同机制及启示
科技馆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同属这一领域的博物馆、图书馆的社会化协同机制,对科技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作用。从博物馆、图书馆的实践经验看,协同学理论为场馆发展中多元主体协同提供了理论思路,科学合理的准入制度、资源共建共享、跨区域服务联盟等有力措施有助于多元主体做好分工、密切协作,使投入的资金和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并转化为服务能力,形成理念有共识、机制有保障、行动有成效的体系。
一是制定《博物馆条例》《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等行政法规和政策文件,规定社会多元方式进入博物馆体系的准入制度,实现有规可依,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广东、安徽、陕西等地总分馆制度性文件均已详细至县级图书馆,区域性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度建设稳步发展。上海、南京、佛山等地将社会力量自建图书馆纳入总分馆体系,通过提供设施、场所及资源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分馆建设。
二是完善社会资本管理、监督制度,促进有效运转。经费是场馆运行最基本的保障,就经费筹措渠道而言,“博物馆不以营利为目的”是国际博物馆界的普遍共识,但这并不排斥博物馆以冠名、捐赠、赞助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以及接受各类基金会资助,取得捐助与经济收益。场馆对社会资本引入、使用、监督等进行规范管理。
三是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协同机制,构建资源共建共享、跨区域服务联盟,鼓励各个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行资源整合,推动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更高水平的体系。在图书馆领域,作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有效控制和降低信息成本的重要手段,图书馆间实施跨机构合作、组成联盟已成为常态。我国各类图书馆联盟向基层、社区、农村延伸服务,在缩小地域、城乡差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以“文化+”理念实践跨行业互联互通,融入城市发展体系,如武汉城市圈图书馆联盟将图书馆服务延伸到地铁站、医院等公共场所,满足公众“一站式”体验需求。美国史密森学会的史密森联盟,以及我国的“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等,采取联合研究、联合策展、联动巡展的方式,让联盟成员共享藏品、展览和教育资源,促进文化资源向公共产品和服务产业转化。
博物馆和图书馆发挥协同学理论指导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践的作用,建立开放、包容、跨行业、跨地域融合发展的经验,对于科技馆体系社会化协同具有宝贵启示:法律法规和政策所构成的制度环境,是科技馆体系社会化协同有效运转的关键所在;多元主体带来的资源供给、渠道支持、资金投入等优势是科技馆体系发展的持续动力;协同联动、融合创新的跨区域联盟为营造科技馆体系“大科普”生态赋予了组织形态。
4.构建现代科技馆体系社会化协同机制的策略
作为新时代科普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强协同联动和资源共享,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发展格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将“坚持协同推进”作为重要原则之一,强调要“激发全民参与积极性,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大格局”。在“大科普”格局构建成为新时代科普发展的重要目标和路径的背景下,科技馆体系建设应运用系统论、协同学和社会资本理论,借鉴博物馆、图书馆的协同经验,通过做好系统开放、统筹协调的顶层设计,拓展科普投入渠道,优化体系内外联动机制等方式创新社会化协同机制,以开放的心态和有效的措施,实现科普资源的合理配置,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科普新生态。
4.1 吸引多元主体建设实体科技馆
实体科技馆是科技馆体系的根基,其建设、发展和运行需要运用系统思维整合更为多元的主体参与和投入。首先,要注重发挥各类主体的优势和积极性,建立科技馆与社会主体的长效合作机制。一是继续探索开放协同的体系组织结构,鼓励与吸引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科普设施等作为科技馆特色分馆,吸引更多优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馆体系建设,扩大社会参与渠道。二是建好实体科技馆作为信息沟通、资源共享、技术合作的汇集点,动员高校、学会、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互补性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三是可以探索由企业出资、高校科研机构出技术和人才,共同在科技馆开展多样化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其次,要从法制层面提供保障,完善准入机制和激励机制。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出台的科普条例将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科技馆体系建设相关机制和配套措施予以细化和明确,保障多元主体的合法权益。一是发挥市场的调节和激励作用,激发企业参与科技馆体系事业的热情。制定操作性强、执行简便的税收优惠办法,增强相关企业与科技馆合作的动力。二是以政府采购科普服务、科普立项、签署合作协议等方式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设立研发专项经费或研发基地,发挥全国学会、高校、科研院所的支撑作用。发挥科研人员参与研发的热情,促进科研成果科普转化。通过研发成果奖励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众筹众创、参与科普资源研发的积极性。
再次,要探索科普基金和科普奖励机制。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以募集、捐赠和资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引导慈善公益聚焦科普。鼓励社会组织加大资本投入、鼓励捐赠,奖励和表彰有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搭建社会资金的平台,引导社会力量支持科技馆领域产学研合作发展。
4.2 吸纳更多资金投入流动科普设施
流动科普设施的主要作用是补充实体科技馆的不足,增强基层科普服务的可及性,目前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需要运用社会资本理论的思路,拓展多元主体参与、投入和建设渠道,推动社会资本和人才、技术等协同联动,促进资源共享和要素自由流动。一是注重政府投资拉动,带动社会力量,加强多部门协同,积极利用教育、科技等部门的科普项目经费,建立流动科普设施协调工作机制,打通政策屏障。可通过设立项目的方式,实现费用分担,如采用中央财政、地方政府配套、社会公益基金共同出资建设的模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用好用活社会资金。二是在兼顾东、中、西部地区的基础上,集中有限的资源优先解决科技馆科普服务不均衡的问题,流动科普设施的布局和运行向经济欠发达和科普服务薄弱地区倾斜,缩小区域城乡差异,逐步实现均等化发展。三是结合流动科普设施的特点,通过承包、委托的形式向社会组织、俱乐部、企业等社会群体购买服务,在试行联合运营、托管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和推广。建好用好流动科普资源研发开源平台,集成社会上的优质科普展教资源为流动科普设施所用,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实现共享和协同使用。鼓励“一次开发、多重应用”模式,利用流动科普设施和科普媒体设施,实现展教资源的协同、深度开发,实现效益最大化。
4.3 以数字科技馆为枢纽,完善社会协同平台建设
打造资源汇聚的“蓄水池”。科技馆体系是科普公共服务的核心阵地,在联合社会力量开展科普服务方面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需要在统筹社会资源、创新组织网络等方面深入实践,汇聚社会资源,探索跨界融合,发挥整体效应,实现公平普惠。
鼓励社会各方利用科技馆体系资源和平台发布科普内容、开展科普服务。充分利用技术赋能资源整合,建立衔接互通机制,打通科技馆体系内外信息、资源、平台壁垒,减少协同成本。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聚焦科技馆体系重大活动、科技热点事件和焦点问题,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和议程设置功能。以数字科技馆为平台和枢纽,构建科技馆体系全媒体运营矩阵,拓宽科普渠道,推广产品与服务,甚至可以借鉴多频道网络(MCN)的运作模式,在注意力经济背景下提升关注科普行业的深度与广度,增强科普效果。
4.4 优化体系内外联动工作机制
科技馆体系的社会协同需要有效整合信息、技术、服务、人才等科普服务核心要素,发挥组织优势,增强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管理协同、资源协同和技术协同的程度越深,协同效果越好。为构建多方协同机制,强化科普主体之间的结构化关系,各类主体在信息传播和行动实践中应建立紧密协同、有机融合的工作机制与合作网络,完善优质资源共同投资、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机制。应借鉴协同学理论,总结博物馆、图书馆建立区域联盟等协同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强不同行业、组织之间的密切联系,形成有效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及其能动性的社会化协同运行机制,从而构筑协同共赢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一是与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紧密合作,建立工作网络与合作机制,形成磁场效应,联合开发和汇集优质科学教育资源,服务“双减”政策。二是与科技创新主体在展览设计研发、展厅更新改造和科学普及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深度合作,鼓励科学家和艺术家以策展科学顾问、驻馆艺术家等方式开辟个人参与科技馆运营的新路。三是通过联合行动实现资源共享和扩大社会影响。借助科学家精神这一品牌,动员科技工作者加入“百馆千场万人科学家精神宣讲联盟”。四是馆企联动,互相借力,形成产品和服务品牌合力,这样既能为企业提供技术展示机会与平台,增强企业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又能为科技馆提供先进展示技术与前沿内容,实现馆企双赢,延伸科技馆的科普功能。五是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依托中国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借助联合体各成员单位的资源禀赋和独特优势,通过赛事、培训等活动建立互惠合作关系,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活动的运作、管理,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合作。举办多元且有影响力的联合活动,服务行业发展。构建形式多样、富有生命力的科普形式,全面推进科技场馆和文化场馆融合发展,有效传播科学文化和科学家精神,探索联合公益行动等。
4.5 强化社会参与的监督考核,建立社会化协同评价机制
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需要科学的制度安排,目前社会力量参与科技馆体系建设的评价体系处于缺位状态,亟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一是要设计、建立多元主体准入、参与、退出的评价监督与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和分析各主体工作进展情况,提高多元主体协同绩效,确保协同机制有效运行。二是利用评估的反馈机制,在激励约束机制、分工协作能力、信息共享意识等方面加强培育和指导,促进多元主体有序参与、利益平衡,实现功能耦合。三是有效运用评估机制,规范各科普主体对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对科技馆的整体情况进行考核评定,考察科技馆运行、服务效能,增强科技馆场馆建设、运行管理规范化程度,提高科技馆科普服务水平。
5.结语
推动构建开放多元、供给丰富、触及便捷的科技馆体系,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激发全社会参与意识,发挥市场机制应有的作用。只有健全多元主体协同机制与模式,才能真正实现科技馆体系共建共享,共同形成支持科普事业发展的持久动力。面向未来,科技馆体系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拓展社会化道路,创新协同发展模式,从而为探索社会化“大科普”格局构建路径、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做出新的贡献。
(文章内容来源于《科普研究》 ,作者系莫小丹、马宇罡。莫小丹,中国科学技术馆科研管理部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馆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