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八大高校所属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教师作为调查对象,选取的原因有两点:首先,学院路是北京市密集的高校集聚区之一,是具有代表性的高校产业聚集地;其次,基于1.1部分的研究发现,高校教师参与科普的主要途径是实验室的开放,而国家重点实验室由于资金、设备等支持更为充足,有着得天独厚的科普优势。因此,本研究面向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八大高校所属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官方网站查询,该八大高校共有13所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文的调查问卷发放进行了两轮。第一轮通过邮件进行全样本调查,给实验室官方网站上显示所属的全部教师通过电子邮件发送问卷,第一轮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份。第二轮通过实地发放进行偶遇抽样调查,2020年11月16—18日,调查员分别在13个实验室实地向进入实验室的教师发放并回收问卷,第二轮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5份。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94份。
2.2 变量测量
根据文献综述和研究模型,本文设置了5个研究变量和25个可测指标,采用利克特五点式量表进行测量,从1到5代表不同意到同意。根据文献综述,本文还设置了5个控制变量。
(1)因变量:科普意愿
根据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人是理性的,在做出某一行为前通常会综合各种信息来考虑自身行为的意义和后果,这可被称作行为意向。高校教师参与科普活动的意愿可看作一种行为意向,这一意向通过个体对科普活动的态度和主观价值观念进行衡量,从而预示他们参与科普的可能性。根据理性行为理论和相关研究,本文设计了6个情景式可测变量对高校教师的科普意愿进行测量。
(2)解释变量:工作环境、科普资源、个人成本与满足感
根据文献综述,工作环境包括硬性的工作设施与条件、软性的人文氛围和关怀以及教学科研环境。科普资源指高校教师科普活动流程中的政策、资金、物质等方面的支持。个人成本除了教师需要在本职工作之外付出额外的时间、金钱、精力等成本,还包括教师的自我学习成本。
满足感激励原分为物质奖励和价值满足感两部分,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之后,最终只提取出一个主成分,因此将这两个维度的题目进行合并,统一用7个题项测量满足感激励变量。
(3)控制变量
高校教师参与科普的意愿受年龄、学历、职称、从事科技工作时长的影响。职称高的教师参与科普的次数要大于职称低的教师。此外,性别显著影响科学家的科普意愿。本研究将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和从事科技工作的时长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
2.3 分析方法
2.3.1 信效度检验
在进行多元回归统计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本研究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数进行信度检验,5个研究变量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均在0.7之上,总量表的系数达到了0.864。因此,问卷的内在一致性信度较好,全部量表有效,数据可信性高。采用Bartlett球形检验进行效度检验,各变量的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水平低于0.001,说明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对应的KMO值均大于0.7,表明各变量适合做因素分析。综上,该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2.3.2 多元回归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是指在相关变量中将一个变量视为因变量,其他一个或多个变量视为自变量,建立多个变量之间线性或非线性数学模型数量关系式,并利用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的统计分析方法,因此适用于本文中研究模型的验证。本文采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3.研究结果
3.1 多重共线性检验
在构建回归模型之前,本文先对变量进行了多重共线性诊断。各变量的VIF值均小于5,说明模型没有出现多重共线性问题,有助于模型合理构建。又对本文的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得到的5个因子与本文的问卷设计相符合。
3.2 控制变量的处理
本研究具有5个控制变量,分别是性别(X1)、年龄(X2)、学历(X3)、职称(X4)和从事科技工作的时长(X5)。为了优化模型,本文将采用以下三种控制变量的处理方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1)将所有人口特征看作连续变量;(2)将年龄和从事科技工作的时长作为连续变量,其余变量为分类变量,并做虚拟变量处理;(3)将从事科技工作的时长作为连续变量,将其余人口特征作为虚拟变量。得到的3个回归模型分析数据见表6、表7和表8。
由表6和表7可得,模型3的调整后的R方最高,且方差检验中Sig.值为0.000,说明模型3的回归方程显著性良好,且拟合优度在3个模型中最好。
3.3 研究假设的验证
由表8中模型3的线性回归结果可知,科普资源和个人成本通过了0.05显著性水平的检验,科普资源的P值为0.001,个人成本的P值为0.004。其中科普资源的回归系数为正,表明能够正向预测高校教师参与科普活动的意愿,H2得到支持。个人成本的回归系数为负,表明能负向预测高校教师的科普意愿。据此,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高校教师自身需要付出的成本越高,参与科普活动的意愿越低,假设H3得到支持。而工作环境和满足感激励因素对科普意愿的影响不显著,H1和H4不成立。
4.讨论和建议
4.1 结果讨论
本文通过定量研究,有以下两点重要发现,并对现有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
一方面,研究发现,对高校教师的科普意愿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是科普资源和个人成本,科普资源显著正向影响高校教师的科普意愿,个人成本显著负向影响高校教师的科普意愿。本文研究的科普资源包括设备、场所、经费和渠道,这一结论与国内学者关于先进的场所和设备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结论相符合,也与国外有关学者研究认为的科普资金和科普渠道等影响科普效果的结论相符合。本文研究的个人成本包括高校教师进行科普需要付出的时间、金钱、精力等,在高校系统并未拥有完善的科技科普联合激励机制的背景下,这些成本几乎需要由高校教师自己内化并消耗。而高校教师本身面临巨大的科研压力,在本职工作都无法轻松应对的前提下,科普任务对教师的要求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个人成本显著负面影响高校教师的科普意愿。本文的这一结论也与前人相关研究的结论相符合。学者的现有研究往往都并非针对高校教师的科普意愿进行,多是探索高校教师、科学家进行科普的意愿,本文对现有研究的理论贡献是:验证了科普资源和个人成本在高校教师科普意愿提升情景中的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研究发现,满足感激励和工作环境对高校教师的科普意愿无显著影响。这与前人的有关高校教师激励的研究结论不符合,如有学者研究认为,经济激励可以激励教师持续工作,也有学者研究认为,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这一发现也是本文的理论贡献。与前人研究不符合的原因可能是:在满足感激励方面,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科技人员参与科普活动的激励与评价体系,学校只能通过思想动员等精神层面的感召鼓励教师参与科普活动,教师没有接受过经济、职称晋升等激励,身边的同事也没有类似经历,所以没有办法将满足感激励与科普意愿进行有效的联系;在工作环境方面,现有工作环境的研究多验证的是其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但是工作满意度和科普意愿不同,对工作满意不一定会提高科普意愿,因此两者没有产生联系。通过这一结论也可以看到,我国高校教师进行科普并不是追求舒适的环境和各类物质奖励,而是更看重个人需要付出的成本与可以使用的科普资源。
4.2 实践建议
综上所述,为提升高校教师进行科普活动的积极性,本文对我国提升高校教师的科普意愿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加大各方面科普投入,为教师开展科普活动提供保障。高校教师的科普意愿受科普经费、科普设备和科普场所等因素的影响,所以高校需要加强这些方面的投入。一是为教师提供一定的科普经费,科普经费是开展科普工作的重要保障,科普经费的缺乏会直接影响教师参与科普的积极性;二是更新完善科普设备,科普设备为教师提供了硬件设施保障,先进、完善的科普设备能够为开展科普活动提供极大便利;三是建设一批标准化科普场所,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科普环境。
其次,构建高校教师科普激励机制,提高其科普积极性。对开展科普工作有显著成就或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予以荣誉表彰,向全校全社会公开宣传。将科普工作开展情况与职称评定挂钩,高校教师目前的工作核心是教学和科研,职称评定除了思想品德以外也主要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考核。高校可以在考核中加入对科普工作的合理化考核要求,如撰写的论文或研究的课题至少有一项是与科普有关的,或者每年从事与科普有关的工作量折合达到多少学时等。探索建立教师开展科普工作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把开展科普活动绩效纳入其业务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推动教师科普工作不断改善,持续进步。
最后,充分开发利用高校科普资源,解决大量科普资源闲置问题。高校的实验室、图书馆、标本室、展览馆等场所在满足教学和校内需求的基础上,要合理安排时间对外开放。除了在全国科普日、科技周等活动向社会公众开放以外,还可以结合学校的节假日安排设立科普月、科普周或科普日等开放日,大力推进科普活动。应当加强对高校科普资源的多样性开发利用,扩大科普资源共享开放力度,提升科普服务水平,激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科普研究、科普成果转化、科普宣传推广等活动中,营造良好的科普氛围。(文章选摘自《科普研究》,作者系谢起慧、李苏蕊、韩宇珊、覃涛、刘欣然。谢起慧,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危机传播、科学传播。)